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53.html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容易被人轻视的疾病,一些人望文生义,认为它仅仅是一种“炎症”,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医院呼吸科专家李晓荣主任说,中医强调人是一个整体,认为一脏受损可影响其他脏腑,只不过是在某些局部表现比较明显。慢性支气管炎亦是如此,只不过主要表现在支气管上。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其主要功能是宣降肺气,保证气体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又认为,“肾主纳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依赖肾气的摄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深度,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又认为,“脾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咳嗽说明人体的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上逆产生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人体脾的运化作用失常,津液不归正化聚而为。所以,从中医上讲,慢性支气管炎与肺脾肾三脏相关。

  慢性支气管炎如果得不到及时、科学的治疗,会进一步累及脾肾。特别是对肾的累及会损害身体的根本。

  《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一生中,从幼年、青年、壮年到老年,不停地进行物质代谢,不断地生成和不断消耗各种精微物质。先天之精继承于父母。肾是先天之本,先天之精藏于肾。疾病影响到肾脏时,会动摇人体的根基,人的记忆力、活动能力都会受影响。到最后,可能连最简单地换衣服、吃饭、上厕所等日常生活动作都完成不了。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重在辨证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根据临床经验总结的特效方剂,选用质地优良中草药,经过科学的组方配伍,在体内用药达到疏通、调理机体的作用。以腧穴理论为依据,采用“拔、熏、炙、针、贴”为主的治疗方式,包括“三穴五针”、“经络药罐”、“腧穴透入”、“中药穴位熏蒸”、“磁药叠加”、“穴位注射”等中医系列古法。采用“疏导”和“补益”同时进行,以达到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滋阴清肺、润肺益肾之功效,使肺腑清气充足调理肺、脾、肾功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真正达到标本兼治。

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切忌两个误区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不像心脏病等那样来势凶猛,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且初期症状与感冒相类,主要是咳嗽。许多人容易被这种假象所误导,认为它也和感冒一样,在家吃点药,坚持几天就过去了。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患者一定不要拖延,要及时就诊。病情轻微的初期治疗起来相对简单,一旦发展到严重程度,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再治疗就比较麻烦。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对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许多人会提前放弃治疗。

  这种现象与一些人对慢性支气管炎认识不足有关。缓解期患者咳嗽等症状虽然比急性发作期减轻许多,但并不代表慢性支气管炎已经痊愈。此时,人体的正气并未恢复,易于感受外邪。咳嗽咯痰等症状缓解后,一定要及时扶正固本、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

温馨提示

网上资料多将慢性支气管炎定义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在临床实践中,不是一定要等到2年才确诊。只要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检查、呼吸功能测定支持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等,亦可确诊慢性支气管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jxzqgy/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