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医生您好,咱们今天的话题是三伏天养生,三伏天是怎么由来的呢?

所谓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天”是全年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人体肌肤腠理开泄,经络气血流注最为旺盛,选此时穴位贴敷,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经络,通过气血运行直达病处,起到温阳散寒、通经活络、激发脏腑功能的疗效。

说到三伏天咱们还是需要聊聊这个三伏贴!孙医生,三伏贴都适合什么样的病症呢?

三伏贴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炎等;2、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四肢麻木等;3、亚健康人群、平时体质虚弱者、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患者;4、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5、平时怕冷、怕风、中医辨证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病人。

孙医生,今年三伏贴的贴敷时间是什么时候?

贴敷时间:初伏:年7月6日-7月25日中伏:年7月26日-8月04日加强伏:年8月05日-8月4日末伏:年8月5日-8月24日从头伏至末伏,每伏的头三天是贴敷最佳时间,但三伏期间其他时间贴敷也有效果。成人每日4-6小时,晨起贴敷。连续贴敷3年以上,上述疾病症状明显减轻,减少发病率。

三伏贴贴敷期间有什么样的禁忌呢孙医生?

贴敷禁忌: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孕妇;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患者;贴敷局部皮肤有破溃者;贴敷期间忌食海鲜和生冷、辛辣、油腻食品。贴敷穴位:天突、大椎、膻中、肺腧、肾腧、脾腧、足三里、中脘等。

贴敷三伏贴期间,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呢孙医生?

贴敷期间饮食宜忌: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等。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夏季易生暑湿,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今年三伏天养生需要注意几方面孙医生?

一是保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是战胜疾病的法宝,心情紧张,过度思虑和压力过大,都可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则造成水湿内停,引发一系列疾病。

二是运动常言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就应该减少运动量,最好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运动量过大,以防大汗后,气随汗脱。选择运动项目时,夏天不提倡进行剧烈的户外运动,比如爬山、跑步,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户外运动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安宫牛黄丸等等。

三是注意饮食调护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后、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所以不可过食肥甘厚腻以及滋补之物,否则会影响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可以选择绿豆、薏米、蔬菜、瓜果等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之品。另外还要避免大量饮酒,过量饮酒,会助湿生热,湿热内停,滋腻碍胃,脾胃运化不及,又可造成水湿的停留。

四是湿气重怎么预防

夏季暑湿之气较重,应注意清热解暑祛湿,防患于未然。可以早晨喝一杯蜂蜜水;中午炒菜可吃些炒山药、百合,凉拌银耳等;晚上可食用刀豆、白扁豆与白米煮粥;或赤小豆、粳米、白砂糖适量煮粥;绿豆粥也可食用。总之一日三餐,不要忘记祛湿。

伏天养生适用于什么样的体质?

、气虚质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2、湿热质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3、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4、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5、痰湿质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6、阳虚质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7、阴虚质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我们前边有提到这个湿性体质,那么如何改善湿性体质呢孙医生?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姜,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生姜可以温脾阳、散寒湿,和中发表,也是防暑祛湿、散寒解表的良药。可以每天早晨吃两片生姜(也可用醋泡上五六天后食用),可有效改善湿盛体质。还可常喝荷叶茶,吃薏米茯苓粥等,常吃些新鲜瓜果、蔬菜、瘦肉、淡水鱼虾、豆制品等清热利湿,少吃煎炸厚味或过咸过辣的食品。其他如绿豆粥、红小豆粥、莲子粥、粳米、糯米粥、荷叶粥等,要经常结合食用,这样才能解暑祛湿,驱除体内的湿气,保持身体的平衡。

今天非常感孙医生详细的给我们听众朋友们讲解了三伏天养生的相关内容。

最后,记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mxzqgy/1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