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进忠老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的治疗经验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朱进忠老先生为医一生,悬壶济世,师法岐黄,博采众长,辨证精准,药到病除。时至今日,学习朱老的经验,仍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辨证 1.咳嗽的辨证方法是从咳嗽加重的季节,昼夜对咳嗽的影响,痰的形态和颜色,全身症状,脉象等几个方面去分析。 (1)季节:冬季加重者,为痰饮蕴伏;夏季加重者,为阴虚痰热。 (2)昼夜:夜间咳嗽加重,咽干者,为阴虚肺燥;夜间平卧时咳嗽,而坐起来好转者,为寒饮;早晨起床时咳嗽严重者,为痰饮夹肝肺气郁;日哺时咳嗽加重者,为胃热、食积不化;中午咳嗽严重者,为心肝火旺。 ?(3)痰:白色泡沫稀痰者,为寒饮内伏;白色泡沫胶黏难吐者,为阴虚夹饮;白色黏硬块状者,为阴虚肺燥;白色兼少量红色痰者,为寒痰伤及肺络。 (4)脉象:滑者,为热痰;细数者,为阴虚生热;虚大者,为气阴两虚或气血两虚;弦者,为寒饮或肝邪犯肺;沉者,为肝肺气郁;涩者,为阳虚或气滞血瘀;濡者,为脾虚或湿盛;虚者,为肺气虚。又应分寸关尺和左右,即:两寸滑者,为上焦肺痰;两关滑者,为中焦脾胃痰;两尺滑者,为肾虚热盛;尺大而弦者,为肾气亏损;左脉大于右脉者,为肝邪犯肺;右脉大于左脉者,为气虚或气阴两虚。 2.急性支气管炎的辨证重点是全身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重点是脉象。 (二)论治 本病多为正虚、邪实证,其虚实多少的处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因此必须善于处理缓急标本。 (一)咳嗽 1.痰气郁结证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胸满心烦,脉弦滑。 治法:化痰止咳,理气, 方药:金沸草散加减(李翰卿法)。 旋覆花(布包)12g、前胡10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紫菀10g、枳壳10g、香附10g、苏叶10g、甘草3g 加减:口苦者,加黄芩10g;痰稀难咯出者,加细辛1.5g。 心烦,胸满,时时叹气者,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干姜3~6g、细辛1.5~3g、五味子10g、陈皮10g。 水煎服,一天一付,一天三次。 ??2.痰热阻滞证 临床表现:咳嗽,吐黄痰,口苦干,胸满,脉滑稍数。 治法:清化热痰。 方药: (1)清气化痰丸加减(李翰卿法)。 瓜蒌15g、半夏10g、南星10g、枳壳10g、杏仁10g、川贝母10g、黄苓10g、橘红10g、茯苓10g、生姜3片。 水煎服,一天一付,一天三次。 ?(2)二母宁嗽丸。 用法:1日3次,1次1丸。 3.阴虚燥咳证 临床表现:夜间咳嗽无痰,咽干,脉沉细。 治法:养阴润燥,祛痰止咳。 方药:加减麦门冬汤。 沙参10g、半夏10g、紫菀10g、百部10g、炙桑白皮10g、炙枇杷叶10g、竹叶10g、甘草3g、麦冬10g。 水煎服,一天一付,一天三次。 ?加减:久咳及肾,遇热加重,夏季加重,夜间严重,少痰,脉沉细,宜肺肾俱补:①冬虫夏草15g、百合10-18g、干贝10g、冰糖15g(白清佐方);②麦味地黄丸。用法:1日3次,1次1丸。 4.肺肾俱虚,湿痰内盛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甚或微喘,腰酸背困,脉弦滑尺大或尺微。 治法:补肺肾,化痰浊。 方药:金水六君煎加减。 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6g、熟地15g、当归10g。水煎服,一天一付,一天三次。 ?5.脾肺俱虚,湿痰内盛证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胸脘满闷,饭后或饮水后加重,吃猪肉后咳嗽尤重,舌苔白腻,脉濡缓或滑。 治法:燥湿健脾,止咳化痰。 方药:平胃二陈汤加减。 半夏10g、陈皮10g、杏仁10g、厚朴10g、苍术10g、紫菀10g、茯苓10g、甘草3g、莱菔子6g。 ?加减:脉滑,口苦,痰黄者,加黄芩10g;食后加重者,加焦三仙各10g、紫苏3g;食欲不振,饥饿时咳嗽加重者,六君子汤加味。 陈皮6g、半夏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紫菀10g、杏仁10g、芡实10g。 水煎服,一天一付,一天三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mxzqgy/10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支气管炎不要忽视,变成了慢性阻塞性肺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