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ldquo三脏两气rdqu
慢性支气管炎是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就是因为常见所以很多人对这种疾病非常轻视。仅仅望文生义的认为:不就是炎症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哪些老慢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始终承受疾病反复发作的折磨呢? 为什么慢性支气管炎总是治不好?大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感觉也是什么大病,当时吃点药、打个点滴就好了,但是过不长时间又犯了,然后只能在打点滴,反反复复可能要延续几个月。 这是因为西药治疗主要以解痉平喘、抗感染及脱敏治疗为主。虽然在控制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停药后复发率高,想要避免反复发作还需要从根本出发。 慢性支气管炎需三脏同治中医强调人是一个整体,认为一脏受损可影响其他脏腑,只不过是在某些局部表现比较明显。慢性支气管炎亦是如此,只不过主要表现在支气管上。 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中医“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咳喘之疾,其病在肺,但是仅仅治肺是不够的,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还与脾和肾有关。 “肺主气,司呼吸”,其主要功能是宣降肺气,保证气体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肾主纳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依赖肾气的摄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深度,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脾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咳嗽说明人体的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上逆产生咳嗽,再说咳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人体脾的运化作用失常,津液不归正化聚而为。 溯本求源,想要一劳永逸,慢性支气管炎需要肺、脾、肾三脏同治才行。 慢性支气管炎需要两气同调1补肺气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人体,也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与它们激烈战斗的时候。给予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类的药物,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派去援军,提供武器,帮助人体战胜这些外敌。 虽然我们成功击退这些外敌,但是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黏膜都被破坏了,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灾后重建”,所以就要补肺气。那么是肺气呢?说白了,就是肺所具备和体现的功能。补肺气就像是发放救灾的物资,而西医在这方面常常是令人诟病的。 2扶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外邪才会侵入。因此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少不了“扶正以祛邪”。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对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许多人会提前放弃治疗。但这并不代表慢性支气管炎已经完全好了。此时,人体的正气并未恢复,易于感受外邪。一旦外邪入侵,风寒犯肺慢性支气管炎就会再次发作。这就是我们一定要重视缓解期治疗,并且扶正固本的原因。 三脏两气疗法“三脏两气疗法”是以韩旭、张久军为首的呼吸专家组在过去几十年临床诊疗实践及对古今医学理论研究中,逐步总结形成的一套全新的呼吸疾病诊疗技术,该治疗方法以三脏,即肺脏、脾脏、肾脏为主,两气即:以肺气与身体的正气为根本的一系列治疗原则及代表方剂,如肺气固金汤系列:肺气补心汤、肺气健脾汤、肺气补肾汤为主的一系列方剂,根据不同的患者,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众多的慢阻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肺气肿等呼吸疾病患者得到了合理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咳嗽、肺结节、慢阻肺、肺气肿、肺大泡、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咳嗽咳痰等呼吸疑难病。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mxzqgy/5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肺气肿,小叶中央型丨CT表现诊断要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