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冬,即将降温,快看健康提醒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今天阴雨连绵,立冬了!而冷空气明天就将驾到,周末郊区最低温只有7度左右。 立,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立冬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加重,预防尤其重要,建议在入冬前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对用药进行必要的调整。来看健康提醒↓ 节气简介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也是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 我国古时民间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古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此时气候从秋季的凉爽宜人逐渐转为冬季的寒冷刺骨,万物收藏,归避寒冷,这段时期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注意防“寒”。 上海什么时候才能算气象意义上的冬天? 市气象局介绍:上海入冬的标准是:立冬以后,连续5日日平均气温10℃,则为入冬,其首日为冬季首日。 年以来,只有年11月13日就入冬了,其他年份都要等到12月才“大约是冬季”。 常见疾病预防 立冬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加重,预防尤其重要,患者应及时增添衣物,保持良好的情绪,建议在入冬前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对用药进行必要的调整。 另外,大便费力往往是心血管事件的诱因,应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摄影:青简 这个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高发时节,气候干燥,早晚温差较大,加之立冬后易有霜雾,如果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浓雾,常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 该类患者应避免寒冷的刺激,到公共场所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另平时可按揉肺俞、脾俞、膻中、天突等穴位,补肺健脾益气。 多晒太阳 立冬养生强调“无扰乎阳,早睡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早睡晚起,则翌日精力充沛。 清晨寒冷刺激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易诱发心梗、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晨练,上班族可尽量早睡、不熬夜。 立冬后气温下降明显,易感受风、寒之邪,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同时做好足部保暖。 摄影:青简 另外,冬天人会显得懒惰,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最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膏方进补需谨慎 人常言:“冬令进补用膏方。”膏方是中医剂型中的一种,主要起进补、调理的作用。很多人以为膏方是补品,随便吃吃也不会有危害,其实不然。 一剂中药一般吃三五服就要调整药物,但一剂膏方至少要吃45天,好的膏方会含有30多味中药,一旦辨证不准确,不但没有效果,还会出现副作用,医院经医生辨证后开具。 摄影:青简 另外,有些慢性病患者在服用大量西药的同时若服膏方,需要详细咨询医生,需在进补膏方的种类与服用时间上配伍得当。 在慢性病中,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都适合用膏方调养,糖尿病患者亦可选用调养膏方,该类膏方滋而不腻、补而不滞,具有调治和补养相结合的独特优势,能有效预防、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调养 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立冬后饮食应以增加热量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但立冬进补不宜过于燥热,应选清补甘温之味和甘润生津之品,如乌骨鸡、鸭、核桃、银耳、蜂蜜、藕等。 还有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发生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这是因为冬天是蔬菜生产的淡季,因摄入不足人体会出现维生素不足,所以在冬季,应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富含维生素。 蔬菜方面,大白菜在冬季吃最好,不仅是时令菜,而且大白菜是温性的,不寒不热。此外,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食谱 粳米甘蔗粥 原料:鲜甘蔗克,粳米克。 制作:将粳米洗净,鲜甘蔗榨汁约毫升,二者一起倒入压力锅中,加水毫升,煮20分钟即可进食。 功效: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渴通便。 羊肉暖胃汤 原料:羊肉克,生姜3片,花椒3克,香砂仁9克,盐。 制作:羊肉切粗块,过沸水与生姜片、花椒、香砂仁放入锅中,加水0毫升,小火炖3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后即可。 功效:温中暖胃、散寒止痛。 栏目支持:市卫生计生委 文字: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方泓张云霞 摄影:医院青简等 制图:杜琼瑶、韩筠婷 编辑:景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xezqgy/11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低烧怎么办这种办法可以有效缓解三九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