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咳喘益肺补
文常东红 在呼吸内科就诊患者中CB病人不在少数,且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者会出现咳嗽和咳痰,还会发生喘息,症状难以控制,治疗后极易反复。这是因为CB属于非急性的特异性炎症,患者的支气管黏膜发生病变,引发上述的症状。临床对其治疗时以常规治疗方式为主,但虽然进行了解痉平喘、消炎杀菌治疗,但收效甚微,患者的治愈率并不高。因此,本次研究在年全年来院进行治疗的CB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对比常规治疗与咳喘益肺补肾汤在老年CB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从而判定咳喘益肺补肾汤的疗效,总结如下。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在年全年来院进行治疗的CB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纳入标准:采用CT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CB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者;不间断的咳嗽时间超过3个月;连续两年且每年均会发病,每次持续2个月或更久;了解研究详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伴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者排除;年龄在60岁以下者排除;有精神障碍者排除;无法完成研究者排除。 根据计算机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各30例患者的中医组以及常规组。中医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平均年龄(66.2±3.5)岁,平均病程时间(5.8±2.1)年;常规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10例,平均年龄(67.1±3.4)岁,平均病程时间(5.7±2.2)年。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 常规治疗各组患者来院首先进行常规治疗,内容包括注射药物进行解痉平喘、抗菌消炎治疗,还应配合咳嗽、祛痰的西药,若患者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则需要进行吸氧。连续治疗7天。 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方剂名称为咳喘益肺补肾汤,药房组成为:30g山药和代赭石,15g补骨脂和生黄芪,12g五味子以及10g麦冬、巴戟、山萸肉、陈皮、百合、茯苓以及太子参。并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加减,若出现肺热,则需另加15g桑白皮和10g黄芩;若严重外感则需要加10g杏仁和紫苏;若肺阴虚则加10g阿胶;若胸闷有咳喘症状,加6g炙麻黄。将1剂中药用水煎服后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7d为一个疗程。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患者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包括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其中,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依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评效标准》:①治愈:患者与正常状态无异,或有90%以上的临床症状已经恢复;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超过60%,但并未达到90%;③有效:改善情况仅维持在30%~59%之间;④无效:未改善且有加重趋势。(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总有效率。 结果 临床治疗情况采用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的中医组有效率93.3%(28/30)高于常规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中医组的咳嗽咳痰消失时间(4.1±1.3)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6.9±1.8)d均短于常规组的(5.2±1.4)d、(8.3±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中医对于CB的解释是“肺胀”、“喘证”及“咳嗽”,因久病而肺虚,气道因痰积滞而发生阻塞,阴盛阳虚、气难化津,使肺部受到压迫,从而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尤其是老年人元气不足、肾脾两虚,易生浓痰、遭外邪,所以出现肺虚、咳嗽不止。长时间咳嗽造成肺伤的同时传至肾脏,肾脏亏虚,水泛于肺,周而复始,咳嗽不止,才会发生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现象。 而咳喘益肺补肾汤中有山药、代赭石、补骨脂、生黄芪、五味子、麦冬、巴戟、山萸肉、陈皮、百合、茯苓以及太子参,可发挥滋肾阴、温肾阳、肃肺顺气、培元治本的效用,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减桑白皮、黄芩、杏仁、紫苏、阿胶、炙麻黄等,可以达到明确标本、兼顾虚实、滋阴润燥、兼顾补脾的作用,真正做到刚柔并济、标本兼治,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时,可在短时间内使临床症状消失,减轻患者的痛苦。数据结果显示,中医组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且中医组患者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治疗CB老年患者的时候,常规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患者要承受较长时间的病痛折磨,而应用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中药汤剂治疗,获得了显著效果,不仅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可广泛应用。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杂志 ·上半月3·总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xezqgy/9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时间要到啦,亲们不要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