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就是一种病程较长,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中医看来,需要辨别疾病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同样是慢性支气管炎,可以表现出很多不同的证候,比如肺气虚、肺阴虚、痰浊蕴肺等,在预防与治疗时也要区别对待、辨证防治。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是预防之本中医认为肺为娇脏,肺对外界的气候变化极为敏感。那么,在寒冷的冬季怎样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更为有效呢?建议平日要坚持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锻炼能强体的原理实际上是通过锻炼来激发人体的阳气,也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让身体能从容应对外部的不利影响。当然,对于身体较弱、阳气较虚的老年人,以及平素心肺功能低下、患有骨关节病或正在罹患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则不太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锻炼,这类人群务必要做好御寒保暖,外出时需穿厚衣,戴帽子、口罩、围巾等,天气寒冷或风大、雾霾严重时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治疗疾病需辩证先行

慢性支气管炎在缓解期可通过锻炼强身、饮食补养、服用恰当的中成药来进行调理,一旦疾病急性发作,医院就诊。慢性支气管炎根据其寒、热、虚、实等情况及病变涉及的脏腑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肺气不足、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痰浊壅盛、痰热郁肺等。中医讲肺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可以排出体内的浊气,同时可以将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如果肺气不足,宣发肃降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就会出现咳嗽、气短、乏力等症状;肺脾气虚是指本脾肺两脏气虚,脾为肺之母,母子同病,以咳嗽、气喘、咯痰、食少、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肺肾阴虚是指肺肾两脏阴液的不足,多由虚火内灼发展而来,肺为肾之母,肺阴亏耗日久容易伤及肾阴,以干咳、咳声短促,痰少或痰中夹血,手足心热,盗汗,消瘦为主要表现;肺气宣降失常日久,或素体有湿热、痰湿等体质,也容易导致痰浊、湿邪等病理产物的出现,从而导致咳喘息粗、咳吐白痰量多或黄稠痰等肺实证表现。一般来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千万不能混淆寒热虚实乱用药,不然非但病情得不到改善,反而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进补只对虚症有用

老百姓都喜欢补,但补的方法只对虚证的咳嗽有帮助,对很多兼有痰浊、淤血、湿热的患者并不适合。即使是虚证,也要区分阳虚和阴虚。肺阳虚表现为畏寒、乏力、少言懒语、气短等,咳声比较低微,且天气变化时易复发,这类人群阳气不足,御寒能力差,可适当进食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洋葱、韭菜、羊肉、牛肉、山药、小米粥等,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肺阴虚则表现为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咳嗽痰少或无痰、手足心热、盗汗等,可适当进食百合、莲子、银耳、荸荠、甘蔗等生津润肺的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等中成药。最重要的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咳嗽,在无法自我准确判断、自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注:以上内容来自39健康网)









































卤米松乳膏白癜风
卤米松乳膏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zqgyby/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