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练习

柴某某,男,53岁。

年12月3日就诊。患咳喘十余年,冬重夏轻,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迭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杏甘石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

上期原医案

陈某某,男,7岁。

发热咳喘已六天,诊为“麻疹”初期。

服药后汗出很多,早晨面部即现红点。嗣因不慎受凉,致疹点忽隐不见,恶寒发抖,气喘,烦躁不安,热甚渴饮,谵语神昏,面及胸部疹点宛若蚤斑,疹色紫暗不泽,喘促鼻煽,颧赤、口干,舌质红,苔薄白燥而不润,唇绀,呛咳声嘶,喉有痰声。按之身热肢厥,体温41℃。

此是正虚邪实,热毒内闭。急宜扶正法邪,清泄热毒。

处方:麻黄4.5克,杏仁9克,生石膏18克,甘草4.5克,苇茎15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一日一剂,匀四次分服。

次日复诊:喘逆已平,疹点渐现,色赤红活,以原方去杏仁,加银花、连翘各6克。服后疹透脚底,病得转危为安,渐次痊愈。

按语

麻疹闭证,见证不一。麻杏甘石汤适用于麻毒闭肺,正盛邪实者。其辨证要点是:持续高热,胸高气促,咳喘痰稠,鼻翼煽动,甚则面唇及肢端发绀,口干而渴,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脉多浮数有力。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伤寒论》第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中医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zqgyby/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