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

1中医认识

中医原无慢性支气管炎的名称,但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症候叙述记载,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喘证”与“肺胀”的范畴。

发病初期,常为风寒湿邪犯肺,邪气在肺部壅塞温化而生热邪,致使肺细气管及肺支气管,痰浊壅塞,病久不愈,使肺气虚弱,再偶遇外邪,气管痰湿,咳喘之证,易反复发作,天气转温,病情有所减轻,故病因有:

①外邪犯肺,风寒或风热之邪犯肺以后,未能及时表散;

②肺部慢性疾病至肺气受阻,浊液积结,而生痰;

③久病虚痨,久病肺虚,咳久伤肺,肺气虚弱,可致喘息。久咳还可使肾阴亏损,不能滋生肾津液而养肺。

总之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久病不愈,可伤及脾肾,累及心脏,临床上可见心悸、紫绀、水肿、舌质紫暗等并发症呈现。

2西医认识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2)咳嗽、咳痰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

(3)体格检查正常或两肺下部闻及干、湿性啰音和哮鸣音。

(4)X线检查正常或两种纹理增粗和肺气肿症。

(5)须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气管哮喘等鉴别。

(6)电镜检查:电镜下可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I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变厚,其中线粒体肿胀明显,内质网扩张呈空泡状。II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损伤。肺泡壁纤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

3雷火灸治疗

随时注意去掉药灰,保持火头火红

背部两肩胛之间,天突至膻中;

大椎、脾俞、肺俞、肾俞。

(1)点燃2支灸药,固定在双头灸具上。患者俯卧,在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施灸,距离皮肤2-3cm,上下来回移动为1次,每10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被灸处,灸红整个肩胛骨内侧缘皮肤,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2)用雀啄法,平行双头点灸,距离皮肤2cm,灸大椎、肺俞、脾俞、肾俞,每雀啄8次为1壮,每穴各灸6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皮肤。

(3)患者仰卧,灸天突至膻中,距离皮肤2-3cm,上下来回移动为1次,每10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被灸处,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4)用雀啄法灸天突、旋转法灸膻中。

每天灸1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1周,可灸1-3个疗程。

扶正祛邪,祛风化痰,散寒湿,健脾益肺,养阴补肾。雷火灸温热效应强,能渗透肺部支气管内,治疗背部及前胸部,均能促进肺部支气管气机畅通,增强肺部给养,散发风热痰邪。熏大椎,可除风热之邪;熏肺俞、脾俞、肾俞,调节脏腑,阴阳调和,可疏通脏腑经络,增强营运,滋润肺脏,卫气营生,增强肺部肃降布施能力,宣泄肺部气管内的浊邪及热毒。该病最好在夏天进行治疗,因为此病冬季发病率高,病程长,以冬病夏治之法为宜。

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zqgyby/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