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

小儿发热往往来得急来得突然,

让很多新手父母手足无措,

医院还是不去,

纠结要不要给孩子吃药,

吃药的话又该怎么选……

别慌!今天医院的孙绪丁副院长的文章对小儿发热从成因到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讲解,看完这篇,宝宝发热的时候你就能从容应对~

发热要查明原因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发热程度分级(腋表)

程度

低热

中等热

高热

超高热

体温

37.5~38.0℃

38.1~39.0℃

39.1~40.0℃

40℃以上

退热治疗

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很有必要。

发热小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或紧急处理:

出现热性惊厥;

3个月内婴儿发热;

发热持续超过5天;

发热40℃且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在2小时内有效降温;

小儿行为明显改变:如不爱玩耍、没有食欲、很少说话、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突然出现以前从没有过的特殊表现;

尿少,提示脱水,如婴儿每天尿湿尿布3块,或大一些儿童8~12小时没有小便。

常用的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药物降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士综合征),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

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中医药降温针灸,中药口服、外敷或灌肠,推拿。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提供舒适的降温环境,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衣着要凉爽透气。

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大小便通畅。

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

如果觉得以上内容对您有用,希望您让朋友圈里更多人受益^?_?^

专家介绍丨孙绪丁

儿科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市级名医。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国家级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炎、哮喘协作组委员。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专业特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近十几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了诸多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小儿哮喘、慢性咳嗽的患儿,在国内享有盛誉。

现在







































白斑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扩散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xzhiqiguanyana.com/zqgysl/238.html